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剛拖完地板,看起來乾淨又發亮,踩上去卻黏答答的,甚至越拖越髒。明明很努力在清潔,地板卻像永遠也乾淨不了,讓人不禁懷疑:「我做錯了什麼?」
其實,地板越拖越黏的關鍵,往往出在你「拖地用的水」和「清潔順序」。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,反而正是讓地板黏膩、積灰的真正主因。
這篇文章將從清潔師的專業角度,說明為什麼地板總是拖不乾淨,並教你怎麼根據地板材質、清潔劑濃度與拖地順序,改善清潔效率。
許多人以為清潔劑濃一點清潔力就會提升,但實際上,濃度過高的清潔劑不容易完全溶解與沖洗,會在地板上留下難以察覺的化學殘留。這些殘留一旦乾掉,就會形成一層薄膜,踩起來發黏,還容易吸附灰塵與毛髮,反而讓清潔成果打折扣。
建議做法: 清潔劑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比例稀釋,且拖完地後建議再用清水拖一次,沖除殘留。
如果從頭到尾只用一桶水清潔全家,那麼拖到後來,地板不但沒變乾淨,反而是把污水與油垢「二次上妝」在地面上。這也是越拖越髒、越拖越濁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建議做法: 每拖完一區就更換乾淨水源,尤其是從廚房、浴室等油污較重的區域後,務必立即更換拖地水。
不同髒污,對水溫的反應差異很大。以油污為例,如果使用冷水,油脂無法有效溶解,會黏附在拖把與地板上。相反地,過熱的水也可能對某些塑膠材質地板造成損傷或變形。
建議做法: 廚房油污可使用溫熱水(約40°C)拖地,其他區域以常溫水為主,並根據地板材質選擇水溫與清潔劑。
禁止使用過多水分,避免地板膨脹或變形
拖布需擰乾至半濕狀態
建議使用中性或稀釋過的天然成分清潔劑(例如白醋水)
清潔性佳,可使用中性清潔劑加水稀釋
拖地時可適當使用水量,並注意角落與接縫處殘留
容易靜電吸附灰塵與腳印
拖地水可加入少量酒精,幫助去除痕跡
勿使用含溶劑或強鹼成分清潔劑
即使使用正確的水與拖把,如果順序錯誤,也會導致交叉污染或重複弄髒。專業清潔師建議,家庭日常拖地應採用以下順序:
乾拖或吸塵 → 移除表面毛髮與灰塵
從室內最裡面開始拖,依序往門口方向進行
廚房、浴室等油污區塊留在最後處理
拖完後立即開窗通風,加速乾燥
Q:地板上總有水痕,該怎麼辦?
A:拖布過濕或清潔劑殘留未清除可能是主因。拖地後可用乾布再次擦拭,或使用吸水性佳的拖把類型。
Q:可以加入酒精或白醋嗎?
A:少量的白醋可有效去除水垢與異味,適合磁磚與不怕酸的地板材質。但需注意濃度,不建議過量添加。酒精則適合快速揮發、除腳印。
Q:多久應該更換拖地水?
A:每拖完一個獨立區域建議更換一次,尤其是油膩或潮濕區域。
了解地板材質 → 決定清潔方式與水溫
按照區域分開清潔 → 使用專屬拖布避免交叉污染
控制水量與清潔劑濃度 → 拖完補清水,再通風乾燥
如果您仍感覺清潔成效有限、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清潔方式,建議交由具備經驗的專業團隊處理。
萬有清潔提供居家與辦公室地板清潔、深層去污、地板打蠟與養護等專業服務,根據不同地材與空間需求,提供最合適的清潔方案。
從正確的「用水」與「拖地方式」開始,給家人一個真正舒適、無死角的乾淨空間。
歡迎洽詢萬有清潔,讓專業清潔人員幫你輕鬆搞定每一吋地面細節。